天宁区茶山街道多举措推进信用建设 普法讲座筑牢社矫对象诚信基石

为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,助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,天宁区茶山街道以“6月14日全国信用记录关爱日”为契机为契机,联合上海博爱方本律师事务所开展“珍惜信用记录 远离失信之路”主题普法讲座,为社区矫正对象送上信用法治课,推动街道信用建设向纵深发展。

法治赋能:解读信用体系“生命线”

在6月16日的讲座中,康馨律师走进天宁区茶山司法所,以《征信业管理条例》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等法规为纲,系统解析我国“三位一体”征信体系法律架构,重点阐释信用记录生成机制、不良记录保存5年规则及个人信息处理“合法、正当、必要”原则。针对社区矫正对象关注的失信问题,律师厘清“限高”与“失信”的区别,强调“失信记录将永久载入征信报告,影响贷款、就业乃至家庭生活”,并明确修复路径:主动履行法律义务可申请撤销失信信息,发现征信错误可依法提出异议,同时警惕“付费修复征信”骗局,呼吁“以守法履约积累信用资本”。

精准提示:聚焦矫正群体信用风险防控

结合社区矫正对象特殊需求,讲座作出三项重点提示:未缴纳罚金将纳入征信负面记录;求职时用人单位查询信用报告需本人授权;金融活动中需如实告知矫正身份,避免因隐瞒构成欺诈。该举措旨在从源头防范信用风险,引导矫正对象树立正确信用观念。

信用筑基:点亮回归社会“指明灯”

“信用是人生的第二张身份证。”康馨律师呼吁矫正对象定期查询征信报告、按时履约、谨慎授权,以点滴行动重塑社会形象。茶山街道司法所相关负责人表示,此次讲座将法治教育与道德引导结合,既是街道信用建设的重要实践,也为矫正对象筑牢守法底线、顺利回归社会提供了支撑。

下一步,茶山街道将持续深化信用体系建设,通过多元普法活动、信用动态监管等举措,推动形成“守信光荣、失信可耻”的社会风尚,为构建诚信社会生态贡献基层力量。

 



返回